为促进经济活力、便利群众生活,卫东区近年来有序开放早市经营,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体就业问题,也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然而,随着早市规模扩大,部分路段因摊位占道、人流密集,在早高峰时段造成交通拥堵,影响市民通勤效率,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如何平衡“便民经济”与“城市秩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现状问题分析
1、 时间冲突矛盾突出,部分早市开市时间(如5:30-7:30)与早高峰高度重叠,摊贩占道经营导致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加剧拥堵。
2、区域规划不够精细,主干道、学校及医院周边路段早市缺乏分流管理,影响应急车辆通行及市民日常出行。
3、监管力量不足:部分摊贩超时、超范围经营,后续清扫不及时,进一步加剧道路占用问题。
二、具体建议
1. 科学调整早市时段,错峰管理
将交通压力较大区域的早市开市时间统一调整为8:30-10:00避开通勤高峰;非主干道或人流分散区域可保留原时段,但需严格限定收摊时间。
鼓励摊贩采用“分时段轮换制”,例如生鲜类优先早市,日用品错后经营,减少瞬时人流压力。
2. 优化区域布局,实施分级管控
严管区:医院、学校、交通枢纽周边200米内及主干道,禁止设摊;现有摊位迁移至邻近背街小巷或社区内空旷场地。
疏导区:在次干道、广场等区域划定固定摊位,采用“划线定位、限时经营”模式,配备临时垃圾桶,确保道路畅通。
增设潮汐摊位:在大型社区周边试点“周末早市”,分流日常需求,缓解工作日压力。
3. 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共治共享
通过社区公告、媒体宣传等方式,向摊贩和市民普及调整政策的意义,征集优化意见。
设立“早市自治委员会”,由摊贩代表、居民、物业参与日常协调,形成自律机制。
城市管理需兼顾“烟火气”与“文明线”。建议区政府牵头调研,通过“时间精准调控、空间合理分配、管理柔性执法”,实现民生需求与城市秩序的共赢。
豫公网安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