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城市,涌现出众多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享誉省内外的“老字号”品牌。这些“老字号”承载着平顶山历史文化、精深服务理念和服务品牌精髓,是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的典范,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财富,在繁荣活跃市场经济、满足百姓消费需求、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市共有鹰城银记、张逢午烧鸡、小神马、汝意堂等88家企业的88个品牌都是享誉市内的著名“老字号”品牌,涵盖酿酒、餐饮、瓷器等多个行业为加快培育我市的知名品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的有关精神,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技艺的老字号企业加快创新发展,发挥我市老字号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街道办2024年多次组织人员就我市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进行调研。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继承和发展老字号传统特色技艺和文化方面缺少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制约了老字号的发展
目前我市共有商务部认证的老字号企业88家,无论从数量、企业规模、总产值、利税总量等各方面都与其他省辖市的老字号企业有巨大的差距,一部分老字号企业经营还比较困难,一部分经营的比较好的企业发展速度和预期还有较大差距。
我市还没有针对老字号企业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老字号企业与普通企业相比有很多特殊之处,注重品牌是最重要的一处,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都需要围绕自身品牌进行,在这方面很多老字号企业都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二)对我市老字号品牌的宣传在方式、方法和推进力度亟待加强
我市许多的老字号企业目前还是秉承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认为质量是最好的宣传,老字号的名声也不是靠宣传得来,而是靠老一辈的质量赢得了名声和名誉,自己宣传不如顾客的口碑,这的确有中国人的谦虚美德。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渐渐的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变化,人们的口碑已经失去原来的效力,人们交往的减少也使得口碑宣传变得难以为继,而且,作为城市名片的老字号企业也不能只把客户群体定位在本地,所以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老字号企业本身都要转变观念,注重宣传。
(三)老字号企业的人才继承与培养出现缺口
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退休和离世,一些老字号的技艺传承面临断层的危险。同时,由于传统观念影响,老字号企业缺乏专业培训和人才引进机制,在人才储备和培养方面也存在较大缺口。
二、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支持与引导
一是设立专项扶持基金。政府设立“老字号”创新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老字号”品牌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对“老字号”企业推出新品牌、新产品给予税收减免或返还,降低企业创新成本。三是品牌保护与知识产权支持。加强“老字号”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侵权行为,维护品牌形象。
(二)政企结合,加大宣传力度
以老字号推荐工作为切入点,与上级商务部门加强沟通对接,深挖我市潜在老字号品牌资源,为企业提供老字号品牌申报全过程服务。同时,加大现有老字号品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围绕历史文化内涵、优秀经营理念,做好品牌展示和产品宣传,有效提高产品(服务)美誉度、知名度。充分利用“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加快推进平顶山市老字号品牌升级赋能,与知名短视频平台、MCN机构和直播电商平台深化合作,通过举办电商直播节等活动,支持老字号品牌“触网”电商,联动创造新消费。
鼓励大型商超、商业街区吸引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入驻,设立品牌集合店、快闪店等,促进抱团发展。引导老字号在旅游景区开设旗舰店、专卖店,结合景区特点开发富含文化特色、匠心技艺的旅游产品。结合地域民俗和地方特色,加强老字号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工作衔接,更好发挥老字号示范带动作用,打造更多“鹰城”品牌。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做好平顶山市老字号企业传承人的思想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老字号技艺传承机制,加强对传承人的培训和保护工作。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市场经验的专业人才加入老字号企业,为老字号品牌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为“老字号”企业推出新品牌、新产品提供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缩短上市时间。二是优化市场环境,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老字号”品牌的市场信誉。
始终坚持政策扶持与老字号企业自身发展相结合,行业促进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促进老字号发展的支持体系,形成全社会关心、爱护、支持老字号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我市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不断促进老字号消费的提档升级,让老字号彻底“活起来”,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豫公网安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