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信息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办理

关于“科学规划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停车难”的提案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量:
文号 索引号 11410403MB0N459981/2025-00005 关键词
主题分类 政协提案办理 体裁分类 服务对象
提案号
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22号
提案者
顾海平
标题
关于“科学规划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停车难”的提案
提案内容


近几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拥有的汽车及电动车日益增多,日益增加的车辆对城市的交通和环境起着重大的影响,城市中各种车辆的停放成为一个大难题。由于没有足够的停车位和停车场,导致部分路段交通异常拥堵,道路、停车位和停车场这些基本的配套设施不解决,城市规划跟不上发展的脚步,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及和谐发展。

建议:

1、从基础设施方面考虑,对通行压力较大的且有拓宽可能的道路进行拓宽,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2、科学规划,政府与有关规划、交警等部门协同研究城市的规划布局,在各适的位置增建停车场,减少路边随意乱停现象,改善道路行车状况;

3、建议对合适位置的停车场进行改造,建行立体停车场。立体停车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根据资料统计,传统停车场停50辆车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电梯塔式立体停车只需50平方米,也就是说,可以达到每1平方米即停放一辆小车。从工程造价方面来比较,同样以50个车位计算,传统建设需约750万元,立体停车建设造价仅400万元。由政府部门出台建设立体停车场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金发展立体停车场;

4、在人行道边合理规划电动车停放区域,修建方便车辆上下的缓坡,通过电动车的规范停放确保非机动车道的顺利通行,对不按规定车道违章行驶、违章停放且不听劝阻的,对车主进行相关的处罚,促使非机动车主遵守交通规则,减少主要通行道路的通行压力,缓解道路交通拥堵。


承办单位
办理结果
A
答复内容


尊敬的顾海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科学规划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停车难”的提案收悉,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和我局受委托的执法权限,我们对提案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办理,现答复如下:

停车难是城市发展的“顽疾”,为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区城市管理局聚焦“精准施策、规划引领、全域覆盖”,全力打造规范有序的停车环境,切实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感。

一、停车资源统筹划管理创新

一是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治理。通过开展学校、医院停车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对存在停车问题的按照“一校一策”“一院一策”制定综合治理方案,系统推进停车综合治理工作。针对部分“停车难”的老旧小区,制定方案,因地制宜增设停车位、整治城市停车秩序,持续提高城区停车治理水平、完善停车管理体系

二是规划先行,织密停车资源。针对市区停车资源紧张问题,采取“增量供给+存量激活”双措并举。新增5个郊区免费停车场,通过公交公司优化线路覆盖停车场周边,引导低频次用车车主停放郊区,释放市区车位资源;对万达广场、九八九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周边区域,精准划设15个出租车专用待客泊位,实现人车分流,缓解临时停车拥堵。

三是全域覆盖,强化长效管理。将整治范围从主次干道扩展至背街小巷、居民区周边,通过“大路+小巷”同步治理,减少背街小巷违停乱象,保障消防通道、人行道畅通,实现城市交通环境整体升级。

二、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精细化管理

一是科学施划停车泊位。2020年5月起,平顶山市城市综合执法局正式接管静态交通执法工作,根据市城市管理局统一部署,规范车辆停放秩序成为我局又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为进一步给广大市民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停车难、乱停车”现象,在现有的基础上,卫东区城市管理局遵循“因地制宜、因地施划”的基本要求,深度挖掘“停车点”,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行人出行畅通的前提下,结合道路实际情况科学在市中心地带、商业核心区域、医院、学校等人员易聚集区域,按照“应划尽划”原则,施划了大量的非机动车泊位。

二是强化违停警示宣传。在新丹尼斯、电子时代广场、7.1南侧、鹰城世贸、人民医院附近、平棉路、万达桥下、东城茂、东环路等人员易聚集区域设立车辆拖移公告牌、张贴整治通告,告知市民非机动车有序入位停放,增强市民规范停车意识。

三是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常态化巡查与不定期专项整治结合,对乱停乱放行为从严管理,逐步形成“停车入位、规范有序”的良好氛围。

由于建设立体停车场需要资金投入、技术支撑、多部门协同及社会资源整合,下一步,区城市管理局将积极探索多元化、智能化建设方案、跨部门联动机制及公众参与模式进行完善。通过采用智慧停车系统提升管理效能,强化部门间协作优化审批流程,同时广泛征求市民意见,推动立体停车场建设高效落地,切实缓解区域停车难题。

以上答复不尽全面,工作不当之处恳请您的理解。城市管理工作离不开您的关注、信任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衷心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