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号 | 索引号 | 11410403MB0N459981/2025-00011 | 关键词 | ||
| 主题分类 | 监测预警 | 体裁分类 | 服务对象 |
【社会安全事件类预警】做好中秋国庆假期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的提醒
各街道、区安防委有关成员单位:
为切实加强“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后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现提醒如下:
一、加强形势研判,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节后的复工复产历来是安全生产工作重要重要节点。“国庆、中秋”双节过后,全区各类企业将迅速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复工复产工作带来的安全风险必须引起高度关注。一些生产设备停工停产后重新启动,容易出现机械故障;一些安全设施较长时间停用,安全系数降低;部分从业人员还沉浸在节日气氛中,存在思想松懈、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一些企业为冲年底业绩,存在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的冲动;一些企业新招员工,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就仓促上岗等等,这些都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各级各部门要务必警醒起来,坚决克服盲目乐观、松懈麻痹思想,切实把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早做研判部署,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责任落实,狠抓事故防控,全力做好工作,确保节后全市企业复产复工工作安全有序。
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督促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落实好复工复产“五警惕”“四要”“五查”:复工复产“五警惕”:①员工从休息状态进入紧张工作状态,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松懈的情况,极易出现违章作业;②一些停用的设备设施,在复工复产前如果没有进行全面的检查维护保养,重新运行时可能出现故障而引发事故; ③长假后,管理可能出现松懈,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力度和监督检查不到位,增加了事故风险; ④部分企业赶进度、抢生产,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法生产,容易导致生产安全事故。⑤复工复产阶段历来是安全生产关键期、事故易发期。对于生产部门,复工复产“四要”:①要制定周密的复工复产方案和配套的应急预案,并要做好应急演练。②对各类设备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检测、检修以及清理,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③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尤其是对新进员工和调岗员工,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心理疏导,帮助员工调整心态; ④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对于生产部门,复工复产“五查”: ①查思想状态,掌握员工的思想、情绪,有序疏解和调整;②查培训情况,对上岗前的安全培训情况和技术交底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③查安全措施,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整改情况; ④查安全记录,对各岗位执行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确保程序合规;⑤查违章行为,对生产现场各类“三违”行为进行检查和纠正。对于员工,复工复产“四要”:①及时调整身心状态,尽快从假期状态调整到工作状态;②熟悉岗位风险和应急处置措施; ③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杜绝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④一旦发现设备故障、环境异常或其他事故隐患时,要立即向管理人员报告,切勿擅自处理。
三、严格落实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要突出危险化学品、工贸、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特种设备、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结合正在开展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加大安全生产帮扶指导和监管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四不复产”(相关证照不齐全不复产、安全条件不具备不复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复产、风险隐患未整改防范到位不复产),严厉查处未经隐患排查治理、未经安全验收、盲目复工复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结合复工复产工作实际,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持续深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邀请第三方机构、安全生产专家共同开展复工复产验收、现场监督检查、复工复产服务保障等工作,重点做好教育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服务保障,及时指导协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安全生产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安全规范有序运行。严格危险作业安全防控,加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作业场所防控,人员密集、强化高空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特种设备检维修等危险性较大作业的安全监控。同时要及时开展节后“收心”教育和针对性培训,确保人员“思想”返岗,熟知岗位安全风险及操作技能,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培训不合格不上岗”。
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度警觉,持续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及时发布安全预警和提示信息,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