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守望者”巡逻队在辖区进行巡查
居民在老年大学排练节目
近年来,卫东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领导这一核心、高效服务群众这一根本、探索治理模式这一路径,以“五基四化”为抓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积极探索网格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把党支部建在庭院、把党小组设在楼栋,推动社区大网格、庭院小网格、楼栋微网格“三网体系”与社区大党委、庭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组织架构有效融合,建立走访入户、楼栋见面、庭院议事、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群众满意“6+1”闭环机制,形成“组织在网格、网格有组织、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的工作格局;同时,充分发挥“五长三员”、物业、新兴领域、志愿者等力量,培育树荫下的议事亭、银龄时光老年大学、六六调解团、光速办等党建服务品牌100余个,切实将群众身边的小事办实、急事办妥、愁事办好,持续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强化党建引领
筑牢基层治理“主心骨”
4月21日,环卫工人王小桃走进位于五一路街道康复街社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的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熟练地从热水机上接了一杯热水,然后趁着工作间隙在旁边的椅子上歇一会儿。
“爱心驿站就是户外工作者的加油站,累了能进去歇歇脚、喝口水,它就是咱温暖的‘港湾’,真好!”王小桃感慨地说。
该爱心驿站环境舒适,提供免费开水、手机充电、临时休息、避雨、热饭等服务,夏天为户外劳动者熬制绿豆汤。2022年,该驿站入选全国总工会“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名单。
“我们爱心驿站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发布文明公约,每天都有专人负责驿站管理,为户外劳动者提供便利周到的服务,让他们能够喝上热水、吃上热饭。”该社区党委书记李广蒲说。
今年,该区聚焦建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建设,通过整合资源、协调各方、制定机制,凝聚起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强大合力。该区建立区委书记任总召集人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保障各项工作高效开展。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庭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建成投用9个新就业群体“暖新驿站”,打造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16个,青年之家、青年夜校、组工夜校、司法夜校等16个,将党建带群建延伸至基层末梢。开展“双筑一领”,选派49人次赴厦门湖里区、北京朝阳区跟岗学习,打造“头雁领航队伍”。实施“琢璞成器百人计划”,选派45名年轻干部担任村(社区)第一书记,100名新提拔机关干部赴急难险重一线锻钢淬火,50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定向结对,27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2510名在职党员“双报到”,打造“专业帮扶队伍”。从基层网格员、社区民警、法律顾问、仲裁员、心理咨询师、退休法官和检察官中择优选聘242名专兼职调解员,打造“人民调解队伍”。成立志愿服务队伍110支,注册志愿者3.6万余人,培育持证社工50余名,打造“专业社工+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基层治理所有要素入网格、所有事务进网格、所有职责联网格、工作力量在网格,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提供强大支撑。
健全全科网格
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4月18日,东安路街道东苑社区“平安守望者”巡逻队对辖区街道、庭院进行巡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该巡逻队于今年1月13日成立,由社区民警、党员骨干、网格员及市义工联志愿者组成,每周二、周五下午对辖区开展常态化巡逻。成立以来,该巡逻队已累计发现并整改灭火器放置不规范商户63家,查处违规使用燃气罐18处,整治店铺飞线充电138处,清理居民区私拉乱接线路36处,督促整改杂物堆积58处,成功调解居民矛盾纠纷11起,为社区高效能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听到社区要成立‘平安守望者’的消息,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38岁的市义工联志愿者张晓丽说,通过他们的努力,社区环境更加优美,居民矛盾得到化解,心里特别有成就感。
该区强化资源整合、功能聚合、工作融合,健全全科网格,落实“多格合一、一格多用”,划分社区大网格375个、庭院小网格521个、楼栋微网格2568个,选优配强“五长三员”队伍,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探索推行“网格+”,实施“网格吹哨、民警报到”机制,落实“一社区(村)一警一格一法律顾问”,常态化开展“走访入户、楼栋见面、庭院议事”,截至目前,排查矛盾纠纷5549件、化解5545件,推动解决群众吃水、路灯安装、停车难等急难愁盼问题720余个。加强“网格+自治”,建立“党建联席会+居民议事会”双轮驱动机制,62个村(社区)级组织与272家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05个非公党组织、175家社会组织共驻共建,推出“护学岗”、近邻互助厨房、“银龄时光”老年大学、“平安守望者”、喜乐馒头工坊等116个公益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60余场,惠及5万余人,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基础更加牢固。推动“接诉即办”。依托12345民呼必应平台,建立接诉即办机制,实行全时段受理群众、企业各类咨询、投诉、求助、意见建议等诉求,建立“快速派单—分级处置—反馈评价”闭环流程,去年以来受理群众诉求事项18944件,办结率100%。
注重数智赋能
激活基层治理“新引擎”
4月18日一早,东安路街道东苑社区网格员刘娜就开始对所负责的庭院进行巡查。
“网格员每天与群众面对面,能够直接了解群众的需求,服务群众也更加精准。”刘娜说,每天巡查结束后,她都会在“网格员日志”上记录当天的主要工作,对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进行后续跟踪,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近年来,该区注重数智赋能,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让基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搭建“智慧大脑”,创新场景运用,依托省政务服务网“一件事一次办”专区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服务平台,推动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等9项企业开办事项和多部门间信息共享,推动企业开办时间由1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让群众办事更方便。联动市级智慧城市平台,探索“多个渠道收集办理、一个出口汇总分析”机制,实现占道经营等现象及时发现、综合研判、迅速派单、闭环处置。探索“近邻五一”“大美魏寨”“幸福东安”等智慧村(社区)小程序,丰富村(社区)级治理应用场景。推行“党建+网格+数治”治理模式,依托381个居民网格微信群,定期发布政策、及时掌握群众诉求,引导群众共同参与,推动服务群众“零距离”。
同时,该区加快与先进地区的衔接力度,拟以全域感知、高效管理、互联互通、智能引擎、数字孪生五级模块为逻辑框架,即通过指挥中心大屏、PC中屏、手机小屏建立展现层;统一终端、统一入口、统一权限建立门户层;通过基层治理一网统管、公共服务一网通办、产业经济一网发展建立应用层;通过监测预警、分析研判、联动指挥、行政问效建立支撑层;通过政务数据、三方数据、互联网数据建立数据层,用数治力量提升治理高效能。
下一步,卫东区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省委高效能治理“五基四化”为抓手,全面建强组织、队伍、机制、网格、平台,进一步下沉资源、力量、服务,持续用劲强薄治弱,久久为功强基固本,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水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朱江淼 魏媛 编辑: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