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的窑洞、老式的民居……经过精心设计、改造并装饰,这些沧桑的老建筑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卫东区东高皇街道土寨沟村位于马棚山山北,距离平顶山市区十多公里。该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沟壑交错,因土层好,村里保留着半个多世纪前的窑洞。该村人居环境治理成绩显著,围绕以窑洞为主的高端民宿产业谋发展,激发了村子振兴的活力。
古朴村庄景色新
10月6日上午,秋高气爽。从市区出发,沿平煤大道东行拐向平郏东路,行驶6公里再向东,不远处便是土寨沟村。村道两旁遍植林木,绿意盎然。
因为地势高低差别较大,土寨沟村260多户的房舍错落有致,大多数村民居住在村委会大院附近,也有部分村民散居在或高或低的山坡上、山坳里。
走进村里,道路随地势走向曲曲折折,几乎每条硬化过的柏油路都直抵村民家门口,沿路还装上了光电互补节能灯。家家户户的院墙都经过粉刷美化,绘着花卉等图案,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等独具特色的农家庭院随处可见。
村委会大院前的道路上,几位身着红马甲的年轻人正在清扫路面,其中一个是卫东区住建局职工杨帆,也是驻村第一书记。他说,村里近年来着力打造人居环境,每天都组织年轻志愿者清扫路面。
“路修到家门口,出去可方便了。”72岁的村民刘万立骑着三轮车准备去地里薅花生,看着平坦的柏油路,开心地说,“路修得好,树也种得多,这几年村里变化很大,看着心里可美气。”
谈及人居环境改善,土寨沟村党支部书记刘欣阳说,以前村民卫生意识不强,垃圾随处乱倒,私搭乱建如蜘蛛网,村民自己也怨声载道。2018年起,村里向“脏乱差”宣战,推进“一棵树、一株苗、一枝花、一棵竹”的“四个一”工程,倾力改善人居环境。
如今,土寨沟村的村道两旁、河沟两岸、房前屋后,遍栽着桃树、杏树、核桃树、石榴树、毛竹等,每到开花结果季节,枝繁叶茂、硕果累累,风景如画。村里配了专职保洁员,路上摆着垃圾桶,全村实现了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
高端民宿成亮点
更让村民津津乐道、引以为傲的,是一个名为“逍窑妙境”的高端民宿项目在村里落地。
土寨沟村西南地带紧临马棚山北麓,有大片的山坡和洼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土寨沟村在此处开挖窑洞10余孔,冬天窑内温度保持在10℃左右,夏天窑内温度约20℃。对村集体来说,结合窑洞的种种优势,以窑洞为基础,用“窑洞+农家院”“窑洞+疗养院”“窑洞+花卉种植观赏园”等模式发展窑洞经济,也是发展经济的一个选择。独特的窑洞资源也吸引了有识之士的关注。
2022年,河南中旅集团投资上亿元的民宿项目在此开工。项目依托土寨沟村以前的战备粮库和砖窑场旧址,以保护性开发为前提,深挖窑洞文化、粮库文化,融入红砖艺术元素和新型高科技材料。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逍窑妙境”民宿于今年8月底试营业。
10月6日上午,几处红砖黛瓦的老式民房被改造成为高档的民宿房间,室内装饰焕然一新。另外,酒吧、咖啡厅、游乐场、特色餐厅、大型停车场均已投入使用,其中一个数十米长的红砖窑场被改造成美食街,用餐环境别具特色。一个大型游乐场里,各种游乐设施吸引孩子们玩耍。
“这个民宿项目是我们村最好玩、最受欢迎的地方。”土寨沟村党支部委员赵国恩说。
乡村振兴已起航
10月6日临近中午,30多岁的崔淑红身着干净的工作服,在美食文化街一家名为川香捞铜锅的店里忙碌。崔淑红是土寨沟村村民,前些年一直在市区饭店打工,上个月得知村里的民宿试营业,便回到村里在这家饭店打工。
“在家门口打工我觉得特别好,不出村就可以挣钱了。”崔淑红开心地说。
东高皇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董兵杰说,这一大型民宿项目投资巨大,相信会给土寨沟村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像崔淑红一样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村挣钱的会越来越多。
对于村子的未来,土寨沟村党支部书记刘欣阳信心十足。他说,目前村里的这一民宿项目是村里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主要打造包括粮库民宿、老民居民宿、新型粮仓民宿、野奢帐篷民宿、共享菜园民宿等在内的乡村民宿集群,同时配套有粮库音乐演艺酒吧、粮库餐厅、粮库书屋、窑洞养生馆、窑洞咖啡馆、红砖窑美食街、果蔬采摘园等,为游客带来惬意舒适、诗酒人生的乡村旅游新体验,各种经济实体已安排村民就业在百人左右。
刘欣阳说,村里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充分发掘村里的历史文化元素,已建有窑洞文化主题展、知青窑洞文化展、农耕用具文化主题教育展、农耕生活展等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展览基地,“用艰苦奋斗的故事育人、铸魂、聚力,同时努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我相信通过多方努力,我们土寨沟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窑洞改建的民宿
图文:王春生 编辑:申杨 赵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