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新幸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特需儿童融合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融合教育高度重视,特别强调:特需儿童可根据自身情况就近就便入学学习,我们卫东区教体局一直秉持此原则,在对接特需儿童安排接收教育方面积极配合,全力保障每个适合在校就读的特需儿童就近就便入学,并且近两年达到97%入学率。具体措施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卫东区教体局积极把融合教育示范校创建作为推进融合教育工作、促进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工作部署,细化工作举措,制定符合卫东区实际的融合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不断提高融合教育水平,促进残疾儿童少年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二、举全局之力,强化支持保障。
发挥区域性特殊教育(启智学校)的作用,加强对区域内承担融合教育工作普通学校的巡回指导、教师培训和质量评价等工作。加强资源教室建设,配齐专兼职资源教师,进一步提升资源教室的使用效率,为残疾学生提供专业的特殊教育服务。落实特殊教育津贴和绩效工资倾斜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组建骨干研究团队,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形成可推广的有效经验。制定了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的计划。对融合教育示范校上徐校区投资十万元,建成了两个高标准的计算机教室,配备一体机,组建了局域网,可以访问广域网,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实现了学习过程中随时调用网络资源。今年十月,五条路启智学校向市基教科申请报告,投资九十多万元组建多媒体教师和融合教育资源中心。
三、正确引导,加强宣传推广。
向社会和家长广泛宣传特殊教育政策,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特殊教育的浓厚氛围。密切与残疾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家庭教育工作与指导,并就残疾儿童少年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做好答疑解感。注重发挥康复、医学、特殊教育等专业人员和社区、社会相关团体的作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合力,共同为残疾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四、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融合教育学校设有教育信息化专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学校所有教育信息化设备的安装、调试、保养、维护、维修以及教师办公用计算机的维修等工作。多媒体教室、全自动录播系统、微机室、计算机中心都有专人管理;二是建立了教育信息化设备专用帐册,并按规定做好了记载,计算机教室内的设备统一做了规范分类、编号,并记入了现代教育技术专用帐册;
五、加强培训,提高特殊教育师资专业技术水平。
我们采用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一是请进来。融合学校邀请专业人员来校做信息化教育及白板的使用讲座,全校教师无一缺席;二是走出去。2023年十月平顶山市基础教育科组织特殊教育学校部分老师到濮阳参加培训学习及学术研讨,参会老师开拓了视野,找到了差距。回来后,每位老师都要上一堂汇报课;三是设立网络教学工作群,转发课件,相互交流,分享体会。同时对教师进行培训,从录音机、电视机、DVD、音响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到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应用进行多次培训。培训后教师都能正常使用这些设备,并且对计算机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等软件都能较好地掌握其使用方法,并能够从互联网上浏览、下载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四是成立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督察小组,督促教师上课使用多媒体设备,并帮助教师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继续创造条件,充分利用我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资源,与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与班主任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提升特殊儿童教育的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为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就读、成长创造优越条件,让特殊儿童在校与普通儿童一样开心、快乐。另外,我们也会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持续推动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增设更多的资源教师和资源教室。
最后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11月21日
附件:
卫东区残联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 第34号提案答复的函.doc